全国残疾预防日 | 预防伤害致残,共创健康生活
全国残疾预防日 | 预防伤害致残,共创健康生活
8月25日,
是我国设立的“全国残疾预防日”。
这一特殊的日子,
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的关注与重视,
通过普及残疾预防知识,
推动残疾预防事业的加快发展,
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。
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,如遗传、发育、外伤、疾病、环境、行为等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,并在残疾发危险因素,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,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,限制或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。
一级预防:是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,需要通过免疫接种、咨询及指导、预防性保健、选择健康生活方式、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、安全防护等措施得以实现。
二级预防: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,需要通过早期筛查、定期检查、控制危险因素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、早期医疗干预、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得以实现。
三级预防: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,需要通过康复训练、辅助器具适配、康复咨询、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措施得以实现。
在运动前做些准备活动,热热身,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,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,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,让身体更适应即将来临的运动。不热身或热身不充分,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如在滑冰时佩戴头盔、护肘、护膝;在踢足球时佩戴护腿板;在骑行越野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等。请注意,佩戴的防护设备一定要大小合适,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,否则无法发挥保护作用。
运动不强,不带病运动,不疲劳运动。儿童、青少年切记,不要进行无畏的尝试,如单双杠等需要一定技术基础的运动,不要强冒险,不要轻易尝试有难度的动作。生病、疲劳状态下应主动休息,停止运动。
运动时应穿适合自己身材大小的运动服和运动鞋;不在身上携带钥匙等尖锐、坚硬的物体和饰品。如果条件允许,平时戴眼镜者,运动时应换上运动眼镜。
常见的运动伤包括扭伤、脱臼、出血、骨折等。平时应主动学习一些针对这些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,在自己或他人受伤时,第一时间给予正确救治。
残疾预防,人人有责。
让我们行动起来,
从自身做起,
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
积极传播残疾预防知识,
提高全社会的残疾预防意识,
共同为预防伤害致残,
共创健康生活而努力,
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运营管理 / 学校新媒体中心
图片来源 / 网络
编辑排版 / 陈怡瑜
审核 / 王晓春
广东南粤技工学校唯一官方公众号
更多校园趣事
欢迎您积极投稿(一经采纳有神秘奖品哦)
投稿邮箱:3340826467@qq.com
图文由©广东南粤技工学校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
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加入广东南粤技工学校
你“在看”我吗?